本報訊(記者 鞏崢 通訊員 柯南雁)到郊區去親近自然,越來越成為市民生活離不開的一部分。昨天,記者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,去年有680萬市民到京郊花錢買票,像逛公園似地鑽進莊稼地、徜徉花菜田,就為跟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。
  從2011年開始,來京郊農田觀景的游客,在以每年200多萬的速度遞增。各大旅游網站上也出現了一批京郊游的資深達人。市民李家魁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告訴記者,全家人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到郊區去玩,“都養成生活習慣了,有一周不去都覺著彆扭。”李家魁說。
  和李家魁一家相仿的市民不在少數,問起他們青睞京郊的緣由,回答大同小異,都是相中了它的生態環境。喜歡的人越來越多,使得曾經養在“深閨”人不識的一塊塊農田,生態附加值一步步被挖掘出來。
  密雲縣太師屯鎮擁有千畝花田,負責打理花田的王榮軍興奮地告訴記者,2012年,來他們這裡的游客有8萬人,門票收入230萬元。到了去年,隨著花田內部建設日益完善,從春到秋,薰衣草、馬鞭草、萬壽菊、香水玫瑰花開不敗,亭榭樓臺,溪水環繞,看花的、賞景的、露營的、爬山的游客絡繹不絕,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2.3萬人,僅門票收入就達400萬元。同時還帶動周邊的民俗旅游和農副產品的銷售,賺得盆滿缽滿。
  不僅太師屯鎮,去年密雲縣石城鎮在全長約10公里的捧河溝域段內,打造了2000多畝的農田景觀,示範應用了21個景觀作物品種,10種模式和12項技術,打造了7個景觀節點,營造了“雲夢花香”整體景觀。“雲夢花香”景觀與黑龍潭景區、青菁頂景區連成一片,農田景觀和自然山水結合,游客數量以每年20%的速度遞增。
  密雲之外,房山、延慶、大興、丰台……眼下在京郊,增加了觀景設施的農田越來越多,總量已達110個。去年,依靠農田觀光的帶動,全郊區實現綜合收入2.7億元。
  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正在幫助農民在現有景觀農田基礎上,再出新花樣。色彩農田景觀設計技術、區域景觀設計,以及文化創意農田景觀設計等新技術,正在部分區縣試點推廣;嚮日葵、油菜、中藥材、萬壽菊……越來越多的既能賣又好看的作物,將在京郊落地生根。  (原標題:680萬市民去年買票鑽農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k54pkkd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